休闲

人人共济从家庭共济开始

字号+ 作者:贵极人臣网 来源:知识 2025-07-05 20:48:23 我要评论(0)

文/郑山海日前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下发了《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》以下简称“通知”),其中首次明确家庭共济的概念,并确定自2022年9月1日起,个人账户资金参保人员不可支取。此外,

文/郑山海

日前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下发了《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人人通知》(以下简称“通知”),其中首次明确家庭共济的共济概念,并确定自2022年9月1日起,庭共个人账户资金参保人员不可支取。济开此外,人人自2022年12月1日起,共济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其配偶、庭共父母、济开子女发生的人人符合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规定的相关费用。

这本是共济一个利好的消息,却在社会上引发了部分误读,庭共一些人以为个人账户的济开资金从此会被冻结,导致一些银行门口出现了排队取现的人人情况。

其实,共济大可不必如此。庭共因为,这只是个人账户资金在用途上的一次细化。以前可以说是粗放式管理,个人账户资金还属于个人财产,名义上应用于就医的自费部分,可是钱取到个人手里,对于不看病的人而言,更像是一笔可以不定期取现的零花钱。

放在个人医保账户里专款专用后,对这些人而言,好像是一个小福利没了,想着在资金被管起来之前尽快取现倒也是人之常情。不过,通知也明确,今年9月1日之前个人账户里的资金还是延续以前的管理办法,还是归个人支配,今天取还是下个月取,或者明年取都不会有太大变化。

说到这里,就不能不说说啥是家庭共济了。要说清楚这件事,可以先聊一聊这么一种现象。在以前医保实名制不是很严格的时候,有些家庭习惯于一个人先把自己医保的自费份额也就是起付金花够,然后全家人看病都用这一个账号。这件事显然是不合理的,但却有合理的需求,那就是一个患病人口多的家庭,分别看病花钱,显然是加大了家庭的就医成本。

若医疗保障能向着以家庭为单位的方向调整,将参保人员的个人资金统一管理,按照配偶、父母、子女的顺序,为他们支付医疗费用,即参保人员的“余额”可无缝的给看病花费更多的父母或者其他亲人,这显然是一种更好的就医体验。

在笔者看来,任何保险都是一种共济互助的模式,大家都缴纳一点费用,集腋成裘成为大池子,谁有需要就在池子中取。从这个道理上讲,把自己的医保资金取出来当零花钱是不合理的,而将这笔钱集中起来,先用来共济自己的家人,无疑是回归本心的良好开端。

如果再看看明年医保的变化,可能对于那些“大病”的家庭更加充满了善意,参保人员一个年度内发生的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规定的门(急)诊医疗费用,在最高支付限额2万元以上的,由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支付60%,上不封顶。

现在2万元的封顶线对于不少家庭实在是一种不大友好的存在,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期服药的家庭,经常到了下半年就非常焦虑,因为已经到了最高支付限额,后面的花费基本都是自费了。于是借用别人的医保卡或者想办法住院治疗,就成为他们“维权”的方式,严重地扰乱了医保秩序。

现在,这部分担忧不存在了,超出的部分不但医保能支付大头,自费部分还能从家庭成员的医保资金中得到支持,看病的负担将大为减轻。这不但会让患者获益,还能让医保管理更加规范。

从长远看,医保的个人资金融入大盘子去人人共济,树立出全新的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的医保理念亦是历史的必然。所以,大家大可不必纠结于自己的医保资金取不出来了会不会亏,而应该关注这种资金管理背后的变化,即让这笔钱花在更合适的地方,可能是你自己,也可能是自己的家人,将来还可能是身边更需要帮助的那个人。

在这样的变化中,我们每个家庭都能获益。

作者系医生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李亚华:建议农商银行实行差异化的资本充足率考核政策

    李亚华:建议农商银行实行差异化的资本充足率考核政策

    2025-07-05 20:26

  • 美联航上调Q2及全年业绩指引 盘前涨超7%

    美联航上调Q2及全年业绩指引 盘前涨超7%

    2025-07-05 19:37

  • 农银汇理基金:个人税延养老投资即将落地,资本市场迎来长期资金

    农银汇理基金:个人税延养老投资即将落地,资本市场迎来长期资金

    2025-07-05 18:30

  • 合康新能收年报问询函:供应商预付款项是否存在资金占用或财务资助情形?

    合康新能收年报问询函:供应商预付款项是否存在资金占用或财务资助情形?

    2025-07-05 18:06

网友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