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

能源基金会CEO邹骥:六大措施并进助中国实现“碳中和”

字号+ 作者:贵极人臣网 来源:时尚 2025-07-07 11:39:31 我要评论(0)

8月3日,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“先立后破,双碳助力美丽中国”主题论坛在线举行。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论坛上表示,环境保护、绿色低碳已经不再是经济增长的阻力和“绊脚石”,而是助

8月3日,碳中和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“先立后破,基金进助双碳助力美丽中国”主题论坛在线举行。邹骥中国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论坛上表示,大措环境保护、施并实现绿色低碳已经不再是碳中和经济增长的阻力和“绊脚石”,而是基金进助助推我国高质量增长的新动能。

“在未来碳排放达峰以后,邹骥中国减碳大概有六个基本的大措途径。”邹骥表示,施并实现首先是碳中和推行可持续能源消费,通过这一途径减排规模在未来减排任务中能占到将近三分之一。基金进助这与我国节能优先、邹骥中国提高效能优先均有吻合,大措亦将改变我国未来的施并实现生产、生活方式。其中,工业、交通、建筑等领域均是这一减排途径的重头戏。

在邹骥看来,电力部门的深度低碳化是我国实现减排任务的第二大途径。他指出,当下我国电力结构中,煤电占比接近60%,未来则要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。通过改变电力结构,亦可以完成三分之一的碳减排任务。

第三种途径是能源终端使用部门的“电气化”。最直观的“电气化”即是电动车的使用。但除了交通部门的“电气化”之外,工业部门、建筑部门均有大量“电气化”的潜力。此外,碳减排还应推动非电能源部门的燃料低碳转化转型,用生物质能来替代油、天然气和煤等化石能源的使用。

“前四个措施实施后,中国已经很接近‘碳中和’的目标了,但是还没有完全达到。”邹骥表示,这需要通过利用森林、草原等植被的光合作用以及湿地等的碳汇作用,加之对水泥等工业领域的碳捕获、利用与封存(CCUS)等技术,实现碳的负排放。

最后,若想实现全口径的温室气体的碳中和,还需要将如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中和纳入考虑,实现削减。

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 姜樊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调仓情况各异 知名基金经理“点金”结构性行情

    调仓情况各异 知名基金经理“点金”结构性行情

    2025-07-07 11:26

  • 价格战可休、资本战不止:再添10亿美元“弹药” 中通快递两年半资本开支超210亿元

    价格战可休、资本战不止:再添10亿美元“弹药” 中通快递两年半资本开支超210亿元

    2025-07-07 10:03

  • 北京:从源头保障年轻人租房权益

    北京:从源头保障年轻人租房权益

    2025-07-07 09:58

  • 房地产迎来“分化时代”,谁能突围而出?

    房地产迎来“分化时代”,谁能突围而出?

    2025-07-07 09:12

网友点评